2025 年 7 月 28 日,距离电影《731》正式上映只剩几天,但它的热度不是来自票房预售,而是来自一场诡异的"抵制风暴"。
短短一个月内,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在微博上被举报超 180 万次,理由是"血腥暴力""影响中日友好""孩子看了会做噩梦"。更有趣的是,这些投诉的言论出奇地一致,仿佛有人在背后统一指挥。
比如,有人说:"现在是和平年代,翻旧账没意义。"——这话听着耳熟吗?没错,就在预告片发布当天,日本外务省火速发出 23 条外交照会,声称该片"误导国际舆论"。几个小时后,中文互联网上突然冒出大量"要向前看""别煽动仇恨"的评论。
巧合?还是有人在带节奏?
日本网民集体破防:历史真相太刺眼?
如果你以为抵制《731》的只有国内某些"和平爱好者",那就太天真了。这部电影在日本社交媒体的讨论区,简直是一场"大型破防现场"。
在推特上,日本网友的评论几乎清一色地攻击这部电影:
"又是中国的反日宣传!"
" 731 部队根本不存在,这是污蔑!"
"中国电影总是夸大历史,制造仇恨!"
更有意思的是,很多日本网友甚至不知道" 731 部队"是什么。一位日本医生在采访中承认:"日本医学院的教科书里,连‘ 731 部队’的名字都没提过。"
所以问题来了:如果 731 部队真的"不存在",为什么日本政府要拼命否认?如果这段历史"无关紧要",为什么有人如此害怕它被拍成电影?
导演赵林山的"钢丝行走"
这部电影的导演赵林山,从 2017 年筹备开始,就一直在"走钢丝"。
投资方最初不敢碰这个题材,长影集团的前领导力挺才勉强立项。他去哈尔滨 731 罪证陈列馆取材时,馆长金成民问他:"你真想拍吗?"
网传之前三位尝试拍 731 题材的导演,一个病死,一个车祸,一个意外身亡。
但赵林山没怂。他带着团队跑遍日本,翻东京档案馆、找千叶旧军营、采访福冈老兵,甚至让自己儿子辍学帮忙查资料。拍摄时,演员们每天做噩梦,李乃文演解剖戏后直接吐了,王志文躺进零下 30 ℃的实验舱,姜武情绪崩溃。
这么拼,就为了一件事:还原历史。
为什么有人害怕《731》?
抵制这部电影的人,大概分三类:
第一类:装睡的"和平爱好者"
他们高喊"中日友好",却忘了 80 年前哈尔滨零下 30 ℃的冬天,731 部队把活人冻成黑炭再锯掉四肢时,可没考虑过"友好"。
第二类:被吓到的家长
他们担心孩子看了做噩梦,却不想想,那些被 731 部队拖进实验室的孩子,连做噩梦的机会都没有。
第三类:精日滤镜破碎者
他们眼里的日本只有樱花、和服、夏日祭,731 这三个字必须埋在教科书第 87 页,最好永远别翻出来。
但年轻一代的反应截然不同。B 站 UP 主逐帧分析预告片,弹幕刷满"勿忘";有妈妈留言:"如果我女儿被吓到,我就带她去哈尔滨遗址,告诉她——这部电影连真实的万分之一都没拍到。"
电影会如期上映吗?
尽管抵制声浪凶猛,但《731》大概率会按计划在 7 月 31 日上映。
央视多次报道这部电影,哈尔滨 731 罪证陈列馆担任历史顾问,三个省级宣传部门支持。
历史不是用来煽动仇恨的,但忘记历史,才是真正的背叛。
在线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